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光明日報:給高校教學更多制度激勵

於蘭

2016年09月21日08:03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給高校教學更多制度激勵

  為破除束縛高校教師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激發高校教師教書育人、科學研究、創新創業的活力,教育部近日印發《關於深化高校教師考核評價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引發高校教師的熱烈討論。

  考核評價政策是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主動性的指揮棒,也是教育價值導向的體現。《指導意見》針對目前高校存在的對教育教學工作重視不夠、重數量輕質量等情況,堅持德才兼備原則,注重以能力、實績和貢獻評價教師,克服唯學歷、唯職稱、唯論文等傾向,體現了問題導向。

  這項改革措施首先是給想教書的高校教師以制度性保障。教學和科研是高校的兩條腿,但是相對於教學評價,科研評價量化指標多、容易操作,所以一段時間以來,很多高校的教師考核評價形成了科研評價“硬”而教學評價則相對較“軟”的情況,除了課時,並沒有別的有效手段評價教學質量高低。這就常常導致許多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先爭取項目、爭取論文發在高級別期刊上,然后才有時間搞教學。

  在一個青年教師論壇上,筆者曾聽到一位青年教師苦惱地說,他選擇在高校工作,是因為喜歡教書,他喜歡研究怎麼講好課,他的課也很受學生歡迎。科研並不是他的強項,但是他不得不先完成科研任務,否則考核不過關他就可能無法留在講台上。而另一方面,有的老師能夠拿到許多科研課題,由於科研任務重導致無暇備課,隻好在講台上照本宣科,對學生的考查也多半“皆大歡喜”。

  科研和教學其實並不對立,教學同時注重寬與深,深度是靠科研獲取的,而科研也可以通過教學的寬度來獲得提升。教師把精力更多放在科研上、忽視教學,造成的后果是削弱或者忽視了高校最基本的人才培養功